本文作者:author

儒竞科技上市即破发:高发行价、超募资金与海通证券巨额佣金之殇

儒竞科技上市即破发:高发行价、超募资金与海通证券巨额佣金之殇摘要: 上市即破发:儒竞科技的资本市场冷遇4月16日,儒竞科技(301525.SZ)的股价定格在64.99元,单日跌幅3.63%,这个价格远低于其99.57元的发行价,宣告着这只股票已...

上市即破发:儒竞科技的资本市场冷遇

4月16日,儒竞科技(301525.SZ)的股价定格在64.99元,单日跌幅3.63%,这个价格远低于其99.57元的发行价,宣告着这只股票已经跌破发行价,进入“破发”状态。一家公司辛辛苦苦准备上市,结果刚上市就遭遇这种尴尬局面,背后原因值得深思。

上市之路:高发行价与超募资金

儒竞科技于2023年8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,发行价定在了99.57元/股,这个价格在当时看来并不低。发行了2359万股新股,募集资金总额高达23.49亿元,扣除各项费用后,实际到手也有21.48亿元。

招股书显示,儒竞科技原本计划募集9.82亿元,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研发测试中心等项目,以及补充流动资金。但最终募集到的资金,竟然比计划多了11.66亿元,这多出来的钱怎么用,也成了一个问题。

高昂的上市费用:海通证券的巨额佣金

不得不提的是,儒竞科技为了上市,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。总的发行费用高达2.01亿元,其中保荐承销费用就占了1.68亿元,这笔钱大部分都进了保荐机构海通证券的口袋。这种高额的保荐承销费用,也让人质疑中介机构是否尽到了合理的定价义务,以及是否过度追求自身利益。

市场表现:上市即巅峰,随后一路下行

儒竞科技上市首日,股价一度冲高至144元,但这似乎是其股价的巅峰时刻。此后,股价便一路震荡下行,最终跌破发行价。这种“上市即巅峰”的现象,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基本面的担忧,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不足。

重组疑云:海通证券的“好日子”?

值得注意的是,海通证券不久前与国泰君安重组,更名为国泰海通。这起重组事件,是否会对儒竞科技的股价产生影响,也值得关注。海通证券在承销儒竞科技上市的过程中,收取了高额的保荐承销费用,如今又通过重组实现“华丽转身”,这是否意味着券商旱涝保收,而投资者却要承担股价下跌的风险?

个人认为,儒竞科技的破发,不仅仅是公司自身的问题,也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的一些深层次矛盾。高发行价、高额中介费用、以及市场对公司基本面的担忧,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。投资者在选择新股时,需要更加理性,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,而不是盲目追捧。

阅读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84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