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uthor

*ST亿通自救悬疑:营收暴增难掩亏损,摘帽路在何方?

*ST亿通自救悬疑:营收暴增难掩亏损,摘帽路在何方?摘要: 业绩说明会背后的隐忧:*ST亿通的自救之路,真的走对了吗?看似亮眼的财报数据,实则难掩经营困境证券之星发布的这篇关于*ST亿通业绩说明会的报道,初看之下,2025年一季度营...
*ST亿通自救悬疑:营收暴增难掩亏损,摘帽路在何方?

业绩说明会背后的隐忧:*ST亿通的自救之路,真的走对了吗?

看似亮眼的财报数据,实则难掩经营困境

证券之星发布的这篇关于*ST亿通业绩说明会的报道,初看之下,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4.59%,似乎预示着这家公司正在走出困境。然而,深入分析这些数据,我们却能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信号。营收增长的背后,是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24.17%和28.16%。这意味着,*ST亿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随着营收的增长而同步提升,反而出现了倒退。不禁要问,这种“增收不增利”的增长模式,究竟能持续多久?

要知道,对于一家被ST的公司来说,盈利能力才是真正摆脱困境的关键。仅仅依靠营收的增长,而无法将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表面上的繁荣,掩盖不了内在的虚弱。

芯片业务的虚火:增长的背后是高投入与低利润

报道中提到,芯片传感器及医疗器械业务营收占比约74.5%,这似乎是*ST亿通转型的一个亮点。尤其是其全资子公司合肥鲸鱼微电子的芯片业务,一季度PPG传感器模组营收同比增长724.87%,黄山3号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100万只。这些数据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希望。

然而,我们也要看到,芯片研发是一项高投入、长周期的业务。合肥鲸鱼微电子一季度研发费用支出高达1376.84万元,同比增长12.73%,但净利润却为-1187.21万元。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,对于*ST亿通这样一家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。更何况,芯片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,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,*ST亿通能否在这一领域持续保持竞争力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
投资者提问:一场精心设计的“公关秀”?

在业绩说明会上,投资者提出的问题涵盖了公司战略、技术研发、市场前景、投资者关系等各个方面。然而,*ST亿通高管的回答却显得过于官方和模棱两可。例如,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、新产品研发计划、以及是否考虑与科大讯飞合作等问题,高管们都以“以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为准”作为回应。这种回避实质性问题的做法,很难让投资者感受到诚意。

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,高管们在回答关于“摘帽”的问题时,反复强调“只要营业收入超1亿或者净利润转正即可摘帽”。这种机械式的解读,似乎过于强调规则本身,而忽略了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。摘帽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公司能否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,真正摆脱困境。

摘帽的执念:饮鸩止渴还是破釜沉舟?

从业绩说明会的问答中,我们可以感受到*ST亿通对于“摘帽”的强烈执念。这本身无可厚非,毕竟摘帽意味着公司可以避免退市的风险。但是,如果为了摘帽而采取一些短视行为,例如过度依赖政府补贴、粉饰财务报表等,那么即使成功摘帽,也只是暂时缓解了危机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真正能够帮助*ST亿通摆脱困境的,是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,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华米借壳?与其期待救世主,不如自救

有投资者提问,华米科技是否有借壳*ST亿通回归A股的计划。高管对此的回应是“华米和亿通是两个独立的主体”。这种回应虽然符合事实,但也反映出*ST亿通在发展战略上的一种被动心态。与其将希望寄托于外部力量,不如将精力放在提升自身实力上。

事实上,即使华米科技真的借壳*ST亿通回归A股,也并不一定能够解决*ST亿通的根本问题。毕竟,华米科技自身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、盈利能力下降等挑战。与其期待救世主的出现,不如脚踏实地,依靠自身的努力,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。

深入剖析:*ST亿通的未来究竟在哪里?

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需要对*ST亿通的业务结构进行深入分析。从其主营业务来看,广播电视设备制造、智能化视频监控工程服务、集成电路及芯片的研发与销售,以及医疗器械产品销售,这些业务之间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。传统的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务面临着市场萎缩的风险,智能化视频监控工程服务竞争激烈,而芯片和医疗器械业务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的挑战。

因此,*ST亿通要想真正摆脱困境,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布局,找到具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业务,并集中资源进行突破。例如,在芯片领域,可以专注于细分市场,开发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。在医疗器械领域,可以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,拓展市场渠道。

更重要的是,*ST亿通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,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。毕竟,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。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此外,*ST亿通还需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,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,增强投资者的信心。与其回避问题,不如坦诚面对,积极回应投资者的关切。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投资者关系,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。

总而言之,*ST亿通的自救之路仍然充满挑战。但只要能够找准方向,坚持创新,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,相信一定能够走出困境,重获新生。

阅读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6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