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A股惊魂周三:暴涨是馅饼还是陷阱?韭菜如何自救?

A 股魔幻周三:假摔后的狂欢,韭菜的血泪史?
低开高走的背后:谁在导演这场戏?
周三这 A 股,简直就是一出狗血剧!早上起来,直接给你一个下马威,沪指创业板双双低开,绿油油的一片,让人心里哇凉哇凉的。说是受“利空叠加效应”影响,狗屁!我看就是主力想趁机洗盘,把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散户给震出去。
然后呢?然后就开始表演了!沪指象征性地探了一下底,在所谓的“淘气强调的大级别分时线低点共振区域”3040-3095 点磨蹭了几下,就开始反弹。这反弹,说白了就是给韭菜们一点甜头,让他们觉得“抄底成功”,然后午后消化完早盘的“利空”,就开始一路高歌猛进。尾盘更是直接拉到全天相对高位,简直就是要把早上割的肉,加倍地让韭菜们再贴回去。
最后,沪指收涨 31 点,创业板收涨 58 点。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,但背后呢?背后有多少散户被玩弄于股掌之间?有多少人早上割肉,下午眼睁睁看着股票涨回去,捶胸顿足?
这种行情,你说它是“价值回归”?我呸!我看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资金游戏,主力利用散户的恐惧和贪婪,反复收割。什么“利空消化”,什么“技术反弹”,都是幌子!真正的原因,就是主力想赚钱,仅此而已。
所以,对于这种行情,我的态度很明确:保持警惕!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,更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“专家”分析。在这个市场里,能靠得住的,只有你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。否则,你永远都是被收割的韭菜,永远在为别人的财富添砖加瓦。
普涨的真相:是馅饼还是诱饵?
科技股的反弹:是真金白银还是昙花一现?
今天这盘面,一眼望去,红彤彤的一片,9%以上涨幅的个股都几百家,好像遍地黄金等着你捡。的确,上涨个股的数量是下跌个股的近 6 倍,多头占据明显优势。尤其是大科技概念股,集体报复性反弹,军工、地产、机械、传媒紧随其后,好像整个市场都在高潮。
但是!请注意这个“但是”!这种普涨行情,往往是最危险的。为什么?因为这很可能是主力在诱多!你想想,前期跌了那么多,好不容易来个普涨,散户肯定忍不住进场抄底。但主力呢?很可能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出货,把高位套牢的筹码卖给散户。
特别是科技股的反弹,更要谨慎。这波科技股的反弹,真的是因为基本面好转吗?我看未必!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期跌得太惨了,跌出了一个“黄金坑”,然后主力稍微拉抬一下,就能吸引大量散户进场。但这种反弹,往往缺乏持续性,很容易昙花一现。一旦主力出货完毕,科技股很可能再次被打回原形。
权重股的拖累:谁是 A 股的绊脚石?
再来看看盘面上的拖油瓶,石化双雄、银行、保险,这些权重板块,今天集体趴窝,死气沉沉的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主力根本就没打算真正拉升 A 股!他们只是想做一下短线行情,赚点快钱就走人。
这些权重股,体量太大,拉升需要大量的资金,而且拉升的效果也不一定好。所以,主力往往不愿意碰这些“硬骨头”,而是选择拉升一些中小盘股,用较少的资金就能撬动较大的涨幅,吸引散户跟风。
但是,这些权重股的不作为,也直接导致了 A 股的上涨缺乏力度和持续性。就像一辆车,发动机再好,如果轮胎不行,也跑不快。A 股的这些权重股,就是 A 股的轮胎,它们不行,A 股就永远只能在低位徘徊。
所以,对于今天的普涨行情,我的建议是:谨慎乐观!不要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,更不要盲目追涨。要仔细分析个股的基本面,看看上涨的逻辑是否合理,有没有主力出货的迹象。如果发现情况不对,就要及时止损,避免被套牢。记住,股市里永远不缺机会,缺的是保住本金的能力。
技术分析的局限性:别把技术当神
3040-3095 区间:是救命稻草还是温柔陷阱?
这两天,那个“淘气”反复强调 3040-3095 这个区间是什么“大级别分时线低点共振”,说是“敢于低吸和补仓”,还说“不要轻易割肉”。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,但我要泼一盆冷水:技术分析,永远只是辅助工具,不能把它当成万能灵药!
什么“分时线共振”,什么“黄金分割”,什么“MACD 金叉”,这些东西,听起来玄乎,但本质上都是对历史数据的总结。历史会重演吗?也许会,但绝对不会简单重复!市场是变化的,主力是狡猾的,他们会利用各种技术指标,来迷惑散户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所以,如果你盲目相信技术分析,把 3040-3095 这个区间当成救命稻草,毫不犹豫地抄底,那你就很可能掉进主力挖好的坑里。也许这个区间确实存在支撑,但主力完全可以砸穿这个支撑,把散户的筹码洗出去。
更何况,这次下跌的原因是什么?是突发的大级别利空!这种利空,往往会改变市场的运行规律,让技术分析失效。所以,不要迷信技术分析,更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所谓的“专家”。
3180-3200 区间:是阻力还是燃料?
今天市场好不容易冲到了 3180-3200 这个区间,那个“淘气”又开始提醒“日线级别反压”,说是“可以看做是日线级别的小级别分时线高点”,建议“不要追涨”。听起来好像很谨慎,但我觉得,这种分析,过于教条,缺乏灵活性。
3180-3200 这个区间,确实是前期的一个压力位,但压力位是可以被突破的!如果市场情绪高涨,资金充足,完全有可能一举突破这个压力位,把这个区间变成新的支撑位。
而且,市场的运行,往往是出人意料的。也许主力根本就不想突破这个压力位,他们只是想在这个区间附近震荡,洗掉一些浮筹,然后再次下跌。
所以,对于 3180-3200 这个区间,我的建议是:密切观察!不要盲目追涨,也不要盲目看空。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,灵活应对。如果市场强势,可以适当追涨;如果市场疲软,就要及时止盈。记住,在股市里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!
韭菜的宿命:永远在追涨杀跌?
警惕“专家”:他们是真知灼见还是马后炮?
股市里最不缺的就是“专家”,今天涨了,他们就说自己早就预测到了;明天跌了,他们就说自己早就提醒过风险了。永远都是“事后诸葛亮”,永远都是“马后炮”。
就像那个“淘气”,前几天市场大跌的时候,他让大家“回避风险”、“卖出观望”,现在市场涨起来了,他又开始吹嘘自己多准确、多牛逼。这种人,简直就是戏精!
真正的专家,是能够提前预判市场走势,给出明确的操作建议的。而不是等到市场涨跌之后,才出来分析原因,找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是对的。
更可恶的是,有些“专家”还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,来操纵市场。他们先是唱多某只股票,吸引散户跟风买入,然后自己悄悄出货,把散户套在高位。这种行为,简直就是诈骗!
所以,对于这些所谓的“专家”,我的建议是:敬而远之!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,更不要盲目跟随他们的操作。要学会独立思考,自己分析市场,自己做出判断。
独立思考的重要性:别让别人左右你的钱包
在股市里,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不要人云亦云,不要听风就是雨。要有自己的判断,要有自己的原则。
要学会分析市场,了解市场运行的规律。要学会研究公司,了解公司的基本面。要学会控制风险,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。
只有这样,你才能在股市里生存下去,才能避免被别人收割。
记住,别人的意见,永远只能是参考。最终的决策,还是要靠你自己。
波段操作的艺术:如何在高波动市场生存?
A 股市场,波动性非常大,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。在这种市场里,如果你想长期生存下去,就必须学会波段操作。
波段操作,简单来说,就是在低位买入,在高位卖出,通过反复操作,来获取利润。
但是,波段操作,并不是那么容易的。它需要你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,需要你对个股有深入的研究,需要你有强大的心理素质。
要学会判断市场的趋势,找准买入和卖出的时机。要学会控制仓位,避免一次性重仓。要学会止损,及时纠正错误。
记住,波段操作,不是一夜暴富的工具,而是一种长期积累财富的方法。只要你能坚持下去,就能在股市里获得稳定的收益。
免责声明背后的真相:谁为你的亏损负责?
股市有风险:但风险真的可以避免吗?
几乎所有的财经文章、投资建议,最后都会加上一句“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”。这句话,听起来好像是提醒你注意风险,但实际上,它更像是一种免责声明,告诉你:亏了钱,别找我!
股市当然有风险,而且风险还很大。但问题是,这些风险,真的可以完全避免吗?我觉得很难。
市场是复杂的,信息是不对称的,人性是贪婪的。即使你再小心谨慎,也难免会犯错,难免会被别人利用。
更何况,有些风险,根本就不是你能控制的。比如,政策的变化,突发事件的冲击,甚至只是主力的一句话、一个动作,都可能导致你的投资失败。
所以,对于“股市有风险”这句话,我的理解是:接受风险,管理风险,而不是试图完全避免风险。要学会控制仓位,分散投资,及时止损,保护自己的本金。
谨防诈骗:股市里的狼永远比羊多
股市里,不仅有风险,还有诈骗。各种各样的骗局,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。
比如,荐股诈骗,骗子会冒充“专家”、“老师”,通过各种渠道,向你推荐所谓的“潜力股”、“内幕消息”,诱骗你购买。等你买入之后,他们就会迅速出货,把股价砸下去,让你血本无归。
比如,私募基金诈骗,骗子会虚构业绩,夸大收益,吸引你投资。等你把钱投进去之后,他们就会卷款跑路,让你投诉无门。
比如,场外配资诈骗,骗子会以高杠杆、低利息为诱饵,吸引你参与场外配资。但实际上,他们会暗箱操作,控制你的账户,让你爆仓,血本无归。
所以,在股市里,一定要保持警惕,不要轻信陌生人,不要贪图高收益,不要参与非法活动。要学会保护自己,避免被骗。
记住,股市里的狼永远比羊多。如果你不小心,就会成为他们的猎物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